《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
这份重磅文件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人口增加到9.4亿人。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意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工作“时与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明确了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意见紧扣“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城市工作七大重点任务,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目标的具体实施路径,并由此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在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上,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在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上,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在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上,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
……
其中,建筑业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支撑产业,被赋予明确且关键的发展导向: 一方面,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强调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新型建材研发应用,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此外,在城市更新领域,意见要求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闲置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建立与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需求相适应的规划调整机制,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建筑业在存量空间盘活中开辟新场景。
这些导向不仅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明路径,更成为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那么,“你期待所在城市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中做出哪些改变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 隐私政策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