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百科 > 干货知识丨PKPM砌体结构加固设计操作指南

干货知识丨PKPM砌体结构加固设计操作指南

2025/08/075

PKPM是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科研机构等专业单位使用的专业工程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等领域,具有数据无缝对接和实时共享功能,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精度。那么,PKPM砌体结构加固设计具体应该怎么操作,一起来看看吧!


PART.01
砌体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模型输入







砌体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模型输入,进行建模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鉴定加固。
PKPM砌体加固步骤1.png





图片


PART.02
选择加固设计规范或标准







在【鉴定加固】下的二级菜单中,点【总信息】菜单。

PKPM砌体加固步骤2.png

软件提供四种鉴定标准供用户选择:

(1)A 类(《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2)B 类(1989 系列设计规范)

(3)C 类(2010 系列设计规范)

(4)旧 C 类(2001 系列设计规范)

用户可根据建筑建造的年代、经济等条件选择。






图片


PART.03
砌体结构鉴定加固与计算







进入主菜单三“砌体结构鉴定加固与计算”,菜单界面如图。

【参数定义】

这里主要介绍与加固设计有关的参数。其余参数与鉴定参数相同。

(1) 加固影响系数

在主菜单一“砌体结构建模和荷载输入” 输入的各种参数可以传到这里,同样有效。对于传到这里的参数,用户可以进一步修改。这里也设参数定义菜单就是为了方便用户随时修改参数,不必返回“砌体结构建模与荷载输入”菜单。

PKPM砌体加固步骤4.png

点击确定时,程序会对加固影响系数进行数据检查,防止用户由于操作不当,误输入<0的数,当判断加固影响系数<0时,程序会给予提示。如果用户没有对此作出正确的修改,当点击【第二级鉴定】时,程序自动将加固影响系数<0的数改为1,并对改动参数的楼层重新进行计算。

(2)加固计算方法

程序提供的结构加固的计算方法为《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计算加固后的增强系数,将原结构承载力乘以增强系数,《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单独计算面层的承载力加入到墙体承载力中。






图片


PART.04
对砌体墙构件作面层/板墙加固布置







程序可对砌体房屋墙提供面层或板墙加固方法,共5种加固方法:即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以及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的方法。

f12267480c509f08fad1eca640d40a1d.png

水泥砂浆面层:在砌体墙表面增抹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法。

钢筋网砂浆面层:在砌体墙表面增抹钢筋、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法。

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在砌体墙表面外抹一定厚度的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层的加固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在砌体墙表面浇注或喷射钢筋混凝土的加固方法。

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在砌体墙表面压抹10-20mm厚高延性混凝土的加固方法。






图片


PART.05
加固设计计算







(1)承载力的计算

程序提供的抗震加固计算方法为《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的“增强系数法”,或《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方法。

PKPM砌体加固步骤6.png

(2)加固设计计算

点击【第二级鉴定】时,程序输出加固后楼层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加固后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不应小于1.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20%;当超过时应同时增强下一楼层的抗震能力指数。






图片

综上所述,PKPM在砌体结构加固设计中的操作,从模型建立到参数设置,再到方案生成与优化,每一步都依托其专业的工程管理内核,充分发挥了数据无缝对接和实时共享的优势。

通过规范操作,既能确保加固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能显著提升设计效率,为建筑结构的安全保障与工程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等专业单位而言,熟练运用这一功能,将为砌体结构加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隐私协议
×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 隐私政策

暂无内容